我們辦刊的有一個較深的體會:雜志本來是廣大從業者交流經驗、理念、體會、方法、知識等的平臺,以解決行業問題,促進行業健康發展,但有不少雜志逐漸異化成“核心期刊”“SCI期刊”等,成為職稱論文的角斗場。當一位設計師成功設計出一幢大樓后,評職稱時卻因為沒有發表一篇如何搞設計的論文而擱淺,您是不是看到“鄭人買履”的寓言變成了現實?習近平總書記號召“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”,已經4年了,真的落實了嗎?
如果追溯到論文評職稱這項制度之初,它有一定的合理性。但它如今弊端暴露——引導很多人把精力耗在請人撰寫、托人發表上。
今天,建筑企業資質改革面臨類似的問題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建筑業、房地產業驟興,很多從業者放下鋤頭、去蓋高樓,質量、安全事故頻出。無論是對企業,還是對從業者個人,設置一定的門檻,完全必要。但隨著資質管理的逐漸“完善”,現已形成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高達593項的龐大體系。很多企業在資質升級上耗費大量精力、財力。一些中小企業有怨言:“活都是我們干的,卻沒有資格拿活?!狈从沉速Y質設置過分繁瑣的弊端。
近日,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《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》展示出大力度改革,大幅壓縮、歸并資質類別和等級,放寬準入限制,下放審批權限,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,必將有利于釋放企業活力,促進行業健康發展。
可望通過改革,結束“寧信度,無自信也”的局面,還企業以自信。
2020年12月22日
上一篇
下一篇
以“鄭人買履”為戒 ■葉昌元
添加時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