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社訊 (通訊員 楊旭)“出門如廁難”曾經是影響農村群眾的尷尬困擾。去年以來,濰坊市從群眾需求入手,共投入資金1.8億元,在1668個自然村建設提升了一批高質量公共廁所,解決了農村群眾困擾已久的尷尬難題。
何官鎮張高村根據當地特點,在張高小學北側建設一座裝配式公廁,外觀設計以米黃色為主色調,與村莊環境相生相融。公廁占地面積40平方米,共設廁位8個,其中女廁位4個,男廁位3個,小便池2個,殘疾人廁位1個,內部實用、美觀。如今,何官鎮共有22座類似的新建或提升農村公廁,分布在文化廣場、集貿市場、鄉村游園等人流量相對密集的公共場所。
![]()
何官鎮張高村 王府街道井塘村
“我市新建農村公廁全部達到城市二類公共廁所標準,不僅能有效解決老百姓最迫切的如廁需求,還能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、提高群眾生活幸福指數,改善農村風貌?!鼻嘀菔凶〗ň指本珠L王海磊說。
農村公廁三分建,七分管。每座公廁配備了1名專職保潔員,上崗前統一組織崗前培訓,同時設立了農村公廁專項資金,用于保潔員工資支出和公廁設施設備維護,并將農村公廁納入后續管護范圍,每半年組織一次糞渣、糞液集中清運和化糞池清洗。
據了解,壽光市財政每年拿出84.9萬元,專項用于農村公廁保潔,由壽光環衛集團組織實施,與城市公廁保潔同標準,對公廁內設施設備進行日常衛生清潔,每天按時到崗,做好保潔記錄。
“為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廁管護長效機制,目前,我市農村公廁已經納入濰坊市無害化衛生廁所智能管護系統,從管護平臺上就能查看公廁管護情況,確保農村公廁管用好用?!睘H坊市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。
臟亂差的農村茅坑已逐漸成為歷史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現代化的農村公廁,不僅補上了農村建設的短板,還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質量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力量。下一步,濰坊市將不斷完善農村公廁管護長效機制,把這項民生實事建好管好用好,讓農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。
12月12日
上一篇
下一篇
濰坊市農村公廁解決群眾尷尬難題
添加時間: